冀东平原、渤海之滨,坐落着一枚军农明珠。58年来,一代代唐山军垦人凭着对党的忠诚、对人民的热爱,传承“南泥湾”精神,开荒创业,无私奉献,辛勤耕耘,在一片盐碱滩、沼泽地里,建起了万亩良田,创造了盐滩变粮仓的奇迹。这里,既创造出当年开荒4919亩,当年生产稻谷282万斤的奇迹;也经受过1976年唐山大地震,百余官兵不幸遇难,军民患难与共,抗震救灾,重建家园的壮曲悲歌。唐山军垦农场多次受到表彰、获评先进,并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。昔日的渤海盐碱荒滩,如今已经变为绿树葱葱、稻香鱼肥的现代农业基地,成为唐山滨海和临港产业“蓝色”经济带的亮丽风景线。
开荒创业
1962年年底,万余官兵开进唐山小泊。当时的小泊“晴天是盐碱的沙板,雨天是泥泞的甸塘”,常年遭受海水冲刷浸泡,滩涂海沟地质松软,含盐量和含水量都很高,淤泥土地承载力极低,芦苇杂草盘根错节、坑塘连片。在时任农场场长张旺、农场政委许加信的带领下,广大官兵勇敢地向茫茫芦苇荒滩宣战,开启了风餐露宿,战严寒、斗酷暑,垦荒犁地的创业。他们住着“干打垒”的土坯房,吃着窝头、高粱米,工作生活长期经受风吹日晒,全靠人拉肩扛烧荒翻地。广大官兵手扒、锹平、筐端、牛拉人拔,修筑挡水坝、开挖沟渠、烧荒洗盐、压碱洗碱、挖梁修埝、平整土地,硬生生把一处处的荒滩、芦苇塘逐渐平整围垦起来,在盐碱荒滩上开垦出沟渠纵横、平坦整齐的万亩水田,创造了当年开荒当年生产的奇迹。
抗震重建
1976年7月28日凌晨,唐山发生7.8级大地震。农场营房倒塌,大面积农田喷沙堆丘被毁,水利灌溉系统淤塞,大部分的农机具、牲畜、电力线路、设备遭到严重破坏。震灾发生后,时任农场场长任清瑞、政委尹家春带领值警人员和从废墟中挣脱出来的人员,奋力抢救被埋人员。他们拼尽全力,徒手搬开砖石瓦砾,移走木梁草把,经过10多个小时的抢险,共救出官兵500余人,帮助转移群众200余人。在这次大地震中,有百余名官兵不幸遇难。在掩埋遇难战士,安置转移伤员灾民,度过缺粮、断水、无居的困境后,农场开启灾后重建。1986年,水泥砖房取代了“干打垒”,水电暖逐步配套,生活居住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。
创新发展
上世纪90年代初,农场走上了综合发展的模式,在时任农场场长李如谦的带领下,成立科研攻关小组,探索水稻高产规律,多渠道引进培育良种,建立试验分场。修建环田道路,引进地膜育种,推广机械作业,水稻亩产稳定在1200斤以上,还在农场召开了北方水田“两高一优”示范农场建设经验交流观摩会。农场先后建设了百亩蔬菜、千亩果园和水产养殖场、奶牛养殖场、海丰电缆厂、洪宇造纸厂、纸浆厂、矿粉厂等多个生产项目,实现了多元化发展,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洪学智,时任农业部部长刘中一曾分别到农场考察,给予极高评价。
改革重塑
2003年开始,农场进入了调整改革期,工商业逐步退出,向专司农副产品生产转变。基地先后购买了60余(套)生产作业机械和加工设备,新建了近6万平方米的工厂化育苗大棚,还自主研发定型了HX-I-型水稻乳芽直播机,2009年被唐山市科技局评选为农业新技术星火推广项目,在唐山地区示范推广。
2016年起,农场迎难而上、勇于担当、依法推进,综合运用多种手段,83个停偿项目全部按时间节点高标准完成任务。
垦荒者特别能战斗、特别能奉献、特别能吃苦、特别能忍耐的精神品质可歌可泣,令人钦佩,不仅过去需要、现在需要,将来更需要。今天的融通人将用垦荒者的精神,激发热情、激发斗志、激发干劲,以高标准完成历史使命。